牽手十八載,漢藏兩地共育查甜心包養網“格桑花”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每年6月,海拔3500米的瑪曲高原上,格桑花漫山遍野。 千里之外的會師聖地甘肅省會寧縣,也有格桑次第開放。 在藏族群眾心中,這是一種寄予著希望的幸福花。 

過去18年間,因為一項教育幫扶協定,會寧縣已代培了273名瑪曲學生。 教師、學生、社會人士與這些藏族孩子建立了深厚情誼,彼此傳遞著格桑花“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 

民族間融通聯結的「黏合劑” 

作為遠近聞名的“狀元縣”,會寧縣常年吸引省內外教育考察團“取經”。 2004年,一支來自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的隊伍提出包養網排名,希望與該縣建立教育合作關係,選送藏族學生讓會寧學校代為培養。 

領隊尕藏成來是甘肅省政協委員,也是瑪曲縣宗教界的知名人士,從上世紀70年代起,他就為當地民族教育事業四處奔走,在草原深處搭建帳篷學校、馬背學校,還主動請纓擔任曼日瑪鄉寄宿制學校名譽校長。 

這份熱忱,得到有關部門的支援。 經甘肅省教育廳和白銀、甘南兩地政府積極協調,2004年,會寧縣與瑪曲縣達成教育交流合作協定——商定由瑪曲縣每年選派20名中小學生赴會寧縣就讀,首次合作期限為15年。 會寧提供優質教育,瑪曲每年資助40萬元用於學生開銷,並派駐生活老師、藏語老師為孩子們服務。 

藏族同胞的信任,讓會寧縣驟感壓力。 時任會寧縣教育局副局長王天傑記得,當時局裡多次召集各中小學校長開會,對20名學生的分配、學校的軟硬體配套設施進行商討,詳細到學生安排在哪所學校、哪個班級,選擇誰當班主任…… 事無巨細,一一確認。 

來會寧的瑪曲縣學生,被安排到會寧縣北關小學、東關小學、會師中學、枝陽中學、思源中學等條件優越的學校插班就讀。 為解決瑪曲縣學生住宿困難,2010年,白銀市、會寧縣又出資建成代培學生宿舍,改善藏族師生的住宿生活環境。 

宿舍內功能齊全,分為住宿區、學習區,還有就餐區、讀書角; 裝修風格上,還保留了一些藏式元素,以慰藉孩子們的思鄉之情。 

點滴關愛也體現在孩子們步入校園的那一刻。 北關小學副校長武強告訴記者,每年開學,校領導都會將藏族學生帶到班主任面前,“哪個學生在哪個班、生活學習遇到哪些困難,大家一清二楚,隨時溝通解決。 ” 

初到會寧,瑪曲學生英木嘉就感受到了這份關懷:教室都做了精心佈置,黑板上寫著「歡迎回家」4個大字; 寢室內,他的床鋪被拾掇得整齊溫馨,窗臺上擺放著一束鮮花,第包養網一頓飯也是他在家鄉就特別喜歡的土豆燉牛肉…… 

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即將步入大學校園,自身的獨立能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更要得到提升。 因此,在會寧縣讀書的最後3年裡,瑪曲孩子要離開代培宿舍,住進校園。 

會寧縣教育部門對孩子們傾注的這些心血,瑪曲人民銘記在心。 王天傑曾多次帶隊去瑪曲考察,他說,當地群眾用最高禮遇對待他們,甚至有人走上百公里的路來敬獻哈達,“教育成了民族間融通聯結的’黏合劑’”。 

2020年,一期教育合作協定期限已滿,瑪曲與會寧又續簽5年合作協定,手牽手邁步向前。 

18年堅守助力瑪曲學子成才 

然而,離開熟悉的家鄉和親人,在會寧求學的瑪曲學子還是會有些不適應。 “尤其是在語言不通、學習上也找不到自信的’過渡期’,就會像個刺蝟一樣,把自己’蜷縮’起來。” 英木嘉說。 

有些孩子剛到會寧時,常常哭鼻子,偶爾還會撒潑耍賴,纏著父母,讓他們來看自己。 

為此,來會寧陪讀的藏族老師想了不少法子。 現任宿舍負責人貢去乎紮西是第一批來會寧的生活老師。 他意識到,孩子們的不適,“不是因為學不好知識,而是因為沒有家”。 

於是,他將自己的定位從「老師」轉變成“家長”。 陪孩子們聊天、和學校的老師保持溝通、輔導孩子們做作業,此外,他也常常鼓勵孩子們和社區居民、當地群眾多接觸。 貢去乎扎西曾多次半夜送生病的孩子去醫院,以監護人的身份簽手術單。 而他在家鄉讀書的孩子,卻被同學誤認為是“孤兒”。 

原本在瑪曲縣城關小學任職的英木周被抽調到會寧18年了,從孩子們的“姐姐”變成了孩子們的“媽媽”,但她對學生的愛始終未減分毫。 

起初,來會寧的老師少,生活條件差、沒有廚師、沒有保潔,她就主動承擔這些工作。 早上,抱著、拉著年齡小的孩子們去學校,接著扎進菜市場,為20多人準備一天的飯菜。 聽到孩子們念叨家裡的美食,她也打電話問自己的媽媽,學著給孩子們做家鄉美食。 孩子們睡著了,她又抓緊時間搞衛生。 

從2004年來會寧到2006年聘請工作人員、理順宿舍的各項內務制度,這樣連軸轉的忙碌生活,英木周扛了1年半,練出了一手好廚藝,還養成了超強的時間觀念、統籌能力。 

老師的付出,孩子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27歲的扎西昂毛記得,宿舍老師給她買過生日蛋糕,情緒不好時,也是老師的勸導讓她感受到生活的溫暖。 因為這些,她考入師範學校,大學畢業后,又毅然報考瑪曲縣河曲馬場教學點的教師崗位,將自己曾經感受到的愛傳遞下去。 

“愛孩子”成了英木周、貢去乎紮西身上的勳章,也成了他們的“羈絆”。 前幾年,他們有機會回瑪曲縣城工作,但看到孩子們不捨的眼淚,他包養們又決定留下來。 

書寫「漢藏一家親」的教育幫扶故事 

在會寧縣中小學的校園裡,老師同樣將這些藏族孩子當成“兒女”。 

在蘭州財經大學讀書的旦增鬧藏至今都記得,他在北關小學讀書時,班主任王芳霞一到公休日就領他去家裡吃飯,課後耐心給他輔導功課。 一次,六一兒童節表演節目時,王老師發現他節奏感強,有打鼓的天賦,還自掏腰包給他報了特長班。 

現在,旦增鬧藏是學校大學生藝術團的一員,經常表演架子鼓。 他還加入了學校的民族協會,講述「漢藏一家親」的動人故事。 

7歲的紮西東知去年才來會寧,普通話不流利,很多時候直接用“不知道”來回答問題,語文老師張瑜會減緩語速、換成更通俗易懂的話語和他交流,課後還帶他去玩七巧板、跳繩,鼓勵他多練習普通話。 

在思源中學,老師總結出“平等對待”“重點説明”“友好結對”等一系列方法。 剛走上教師崗位的陶銘航注意到班裡的藏族孩子喜歡打籃球,他也陪著打球,並且鼓勵孩子們在運動會上為班級爭光。 開班會課、辦板報,也會以「民族團結」為主題,讓藏族孩子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 

楊瑤草在家鄉讀小學時,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但在會寧,她很快被當地同學比了下去,這讓她頗為慌張。 老師找到癥結所在,推薦楊瑤草參加了學校的心理社團。 通過學習心理知識、參與心理小遊戲、參演心理劇等,楊瑤草開解了心結,臉上的笑容多了,成績也穩步提升。 

類似的社團在思源中學還有10多個,每個民族的孩子都踴躍包養網參加。 思源中學校長王正輝解釋說,社團里,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孩子因為興趣愛好結識,融為一體,比簡單灌輸“民族團結”的概念更有用,“做人誠實、學會感恩、學習上進”的育人目標也更容易實現。 

他們正在成為建設草原的棟樑 

18年賡續接力,會寧革命老區與甘南涉藏民族地區緊密聯繫在一起,用生動實踐播撒了民族團結的種子。 截至目前,會寧代培的瑪曲學生中已有134名學生考上大學,90多名已經就業和自主創業,中考入學率也在90%以上。 

孩子們的成長,是老師最驕傲的事情。 有老師寫道:「冷遇見暖,就有了雨; 春遇見冬,有了歲月; 天遇見地,有了永恆; 就像藏族男孩索南達吉遇見了我們班,就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我們班遇見了索南達吉,才成為更好的班集體” 

會寧學子在和瑪曲孩子朝夕相處的過程中,瞭解到藏族優秀傳統文化,並學習藏族同學身上的優秀品質。 

在好朋友王澤洋眼中,藏族同學久麥是一個樂觀、陽光的人。 文言文背不會,他就比別人花更多時間去死磕,他還任勞任怨,主動打掃水房,對老師同學也特別禮貌。 

“和他在一起,我有踏實的感覺。” 王澤洋說,他和久麥做了6年同學,也是籃球隊隊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還將久麥帶到自己家裡,一起學習生包養網活,早已像家人一般親近。 

不少瑪曲的孩子會用「幸運兒」自比,覺得在會寧享受的優質教育,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 

一個瑪曲女孩告訴記者,在會寧讀書時,她耳濡目染會寧同學的刻苦,也變得更加有毅力,找工作時,即使失敗,也會提醒自己咬牙堅持,更加努力。 

已經在讀大學的切江吉說,她在會寧學到了知識,學會了做人,學會了拼搏。 在大學里,這些經歷使她成為“佼佼者”。 

感恩也是這段會寧的學習經歷在瑪曲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 有老師記得,寒假后,班上的藏族小女孩像捧著寶貝似的遞過一袋酥油。 原來,是孩子發現她嗓子不好后,特意請媽媽熬制的。 

才上三年級的仁增道旦道吉則列出「醫生」「員警」」老師“3個職業選項,他還不太瞭解這些職業的具體內容,卻很明確自己想成為一個能幫助別人的人。 

民族和文化的交融也成為孩子們思考的議題。 明年高考,紮西卓瑪決定報考傳媒類專業,她感恩會寧,也感恩家鄉為她提供外出就讀的機會,認為自己“去的地方不一樣、見的世界不一樣,人生也不一樣”。 她希望將來做一名紀錄片導演,去探究本民族文化的奧秘,並且將這些傳播開來,促進各民族間的交流融合。 

“經過在會寧的苦讀,瑪曲孩子中出了不少人才,現在他們成為建設草原的棟樑”,貢去乎紮西樂於看到這樣的結果。 在他眼中,這些孩子走出草原,開闊眼界,增長才幹,既是各行各業的骨幹人才,更是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力量,是最美麗的“格桑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豪 通訊員 王雙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