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的囑託激勵我們一路向前——來自全國兩會代表查包養網站比較委員的心聲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題:總書記的囑託激勵我們一路向前——來自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心聲 

新華社記者 

回望攻堅克難的奮鬥足跡,傳遞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描繪高質量發展新的藍圖,激蕩民族復興的火熱情懷…… 三月的首都北京生機盎然,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共赴春天的盛會。 

滄海橫流顯本色,萬山磅礴看主峰。 近日,多位代表委員同新華社記者交流,講述他們的履職故事,道出他們共同的心聲——總書記的囑託激勵我們一路向前! 

(一)同心築夢結碩果 

2月9日除夕夜,「中國天眼」台址總控室里一派繁忙。 來自宇宙深處的射電信號,正等待科研人員解密。 

“總書記提出’加快從跟跑向並跑領跑轉變,在一些領域要保持領跑優勢’,我們須臾不敢懈怠。”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說,憑借超高的靈敏度,“中國天眼”在脈衝星、快速射電暴及引力波探測等領域產出一系列世界級成果。 

姜鵬(左)在貴州「中國天眼」的反射面板下與工作人員交談(2023年2月13日維護保養期間拍攝)。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2021年2月,在貴州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天眼”項目負責人和科研骨幹,並視頻連線“中國天眼”總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 

三年間,「中國天眼」跑出了極目深空的加速度,讓我國走到人類“視界”最前沿。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江蘇省鎮江市姚橋鎮,初春的麥田綠意盎然。 一台無人駕駛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植保機張開「雙臂」噴洒藥劑,農民通過掃碼遠程進行田管。 

2萬多畝田地,先進科技賦能處處可見。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新區永興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巧返鄉創業的夢想已在這裡生根發芽。 

“像魏巧這樣的同志到農村去,很好!” 2023年3月5日,江蘇代表團審議現場,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勉勵這位“80後”新農人。 

2023年,魏巧所在的合作社帶動1萬多農戶通過技術升級實現增收,“還要推進農業生態產業化系統建設,帶動更多’90后”00后’加入鄉村振興”。 

一項項深遠謀劃,化作壯美的奮鬥圖景。 

2024年1月,作為南水北調後續工程中的首個重大專案,引江補漢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將使中線工程年調水量由原來的95億立方米增至115.1億立方米。 

“總書記親自部署的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戰略,正在造福沿江兩岸,潤澤億萬人民。”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黃艷計劃在全國兩會上展示「數位孿生漢江」的最新成果。 

“我們團隊研發的數位孿生系統可對物理流域進行實時監控預測類比、及時發現問題並優化工程調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及時精準的水安全保障。” 黃豔說。 

臨近全國兩會時間,來自徐工集團的單增海代表不禁又想起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徐工集團考察,叮囑“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時,是那樣語重心長。 

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總書記念茲在茲。 

2023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單增海自豪講述“國之重器”的硬核實力—— 

卡達世界杯的場館內,中國製造處處可見; 電影《流浪地球2》的「宇宙級」施工場景,有國產工程機械擔任「特殊演員」…… 

通過電視直播,習近平總書記關注到了單增海的講述。 當天下午,總書記來到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 坐在總書記對面的單增海剛一發言,習近平總書記就認出了他。 

單增海的彙報十分響亮:「您當時乘坐的全地面輪式起重機,關鍵指標已達到全球第一。 ” 

今年,單增海又帶來好消息:新一代全球最大噸位輪式起重機不斷刷新紀錄。 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等基本實現自主可控。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臨夏開放大學副校長董彩雲,難忘和總書記“連通”的那條路。 

2019年全國兩會,甘肅代表團審議現場,董彩雲對總書記說,當地缺少一條連接外部的高速公路,孩子們去周邊上學要坐一天車。 

總書記聽後指出,“各部委同志都在,要積極吸收採納代表建議”。 

2023年12月,積石山突發地震,這條總書記關心、推動建設的高速路發揮了連通震區“生命通道”的重要作用。 

董彩雲在甘肅省臨夏州東鄉縣布楞溝石化小學調研(2024年2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郭剛 攝 

多次深入安置點調研后,董彩雲把推動民族地區教育的相關建議寫得更實,把山裡娃走向山外面的成長路徑想得更細:“我們還要繼續加強鄉村教師培訓,用教育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 ” 

(二)踶厲奮發正當時 

浙江天目山北麓,一場國潮鄉村燈會點亮人潮湧動的餘村大道。 

“我們打造了’夢工廠’,還要變成’聚寶盆’!”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安吉縣余村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講起“青山不負人”的故事—— 

20多年前,余村村發展“石頭經濟”,山是“禿頭光”,水是“醬油湯”。 隨著浙江省「千萬工程」的推進,痛定思痛的余村村人下決心,相繼關停礦山和水泥廠。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余村村考察,評價余村村的做法是「高明之舉」,首次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20年3月,重訪余村村,習近平總書記欣慰地說:“余村現在取得的成績證明,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 ” 

招募“余村全球合夥人”,吸納創業新生代。 2023年,余村村累計接待遊客約115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約2247萬元。 

對標新部署,一個個山村奮力追趕,邁上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 遵循新指引,一家家企業銳意創新,揚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風帆。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扉頁上,是他抄錄的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6月到武漢華工鐳射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考察時說的一句話: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 

“推動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建設製造強國,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國產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總書記的一番話,啟發馬新強把企業發展融入國家戰略,以研發創新跑出“加速度”。 

這些年,馬新強走訪近100家製造型企業,不斷思考怎樣有更多引領性、顛覆性的技術和產品問世。 

進一步擴大工程碩博士培養比例,國家人才政策進一步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打造國家級科技成果供應鏈平臺,促進國貨國用…… 今年,他要把“關於推進國企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建議帶上兩會。 

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品質發展,新時代的春風吹遍神州。 

“這棵老區人民的幸福樹,是總書記幫忙種下的。” 2015年全國兩會,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明經華帶來百歲老紅軍寫給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 總書記不僅收下信,還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把信念給大家聽。 

對於老紅軍發展油茶產業的心願,習近平總書記對現場的部委負責同志說:“這個可以去做些調研。 ” 

明經華(左)在位於江西贛州市章貢區的贛州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調研油茶深加工產業(2023年2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如今,油茶示範基地逐步建成,技術專家深入山頭坡地,曾經裸露的紅土地,披上一望無際的油茶“綠”。 

曾經貧瘠的高原村,變身鄉村振興的新沃土。 

“真想邀請總書記再來做客!”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工商業聯合會專職副主席阿生青難忘: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互助縣班彥村,走進貧困戶家中探訪,同大家一同謀劃易地搬遷后如何脫貧奔小康。 

2021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阿生青向總書記彙報:班彥村人均年收入已從5年前的2600元提升到11419元。 

習近平總書記詳細詢問:「村民們的電熱炕是什麼樣的」「刺繡產業怎麼助力脫貧」「酩餾酒怎麼做成產業的」…… 

親切的關懷,催人奮進。 如今,班彥村已初步形成光伏發電、特色養殖、酩餾酒釀造、土族盤繡製作等“八項產業”,2023年村人均收入比兩年前增加2711元。 

“我們已攜手高校解決技術瓶頸,有效減緩石窟風化。” 這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雲岡研究院院長杭侃希望向總書記彙報的最新進展。 

在雲岡研究院壁畫文物修復室,杭侃(前)和同事交流壁畫修復方案(2024年2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 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雲岡石窟的諄諄教誨,杭侃記憶猶新。 

以3D列印、VR技術展示精美雕刻,以創編舞蹈演繹石壁間的飛天姿態,以非遺演出增加雲岡石窟的「粉絲」「流量」…… 當代中國人在“活”起來的文物中體悟文脈傳承,堅定文化自信。 

“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我們一定能完成好!” 杭侃說。 

(三)人民至上放心間 

“樓上天天叮叮噹噹,你說咋個辦嘛!” 

“莫急,先坐下,跟我擺哈啷個回事嘛……” 

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老馬工作室」內的氣氛熱辣滾燙。 群眾有了矛盾,都喜歡來找馬善祥評個理。 

馬善祥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履職期間,他接待群眾2000餘次,寫下50餘本工作筆記。 

2018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包養網團審議時,馬善祥結合工作經歷,講述了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層落地落實的做法和體會。 

“在基層就是黨支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必須夯實基層。” 聽完馬善祥的發言,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像老馬同志這樣的基層幹部,發揮共產黨員模範帶頭作用。 ” 

“總書記形象地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說到我心坎裡。” 馬善祥說。 

2023年,「老馬工作室」搬了新家,面積擴大了,參觀學習的人更多了,經驗傳播更廣了。 整個重慶,都有“老馬”帶出的“小馬”活躍奔騰。 

“總書記下過基層、懂得基層、堅持走基層。”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專案質量總監鄒彬深有感觸。 

這個從湖南小山村走出的“95后”農民工通過勤學苦練,實現我國砌築專案在世界技能大賽中獎牌零的突破。 

“總書記對我們說,’靠勤勞雙手成就屬於自己的人生精彩’。”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鄒彬驚喜地發現,總書記坐在自己正對面。 

連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鄒彬持續為農民工群體發聲,「我告訴工友們,只要努力向上,都有機會成為大國工匠! ” 

真誠為群眾謀利益,始終同人民心貼心。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 吳浩第一個發言,分享自己對完善基層衛生體系的思考。 

“要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些要點,讓吳浩深感共鳴:「總書記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問題。 ” 

從擔任北京市豐台區方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到成為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始終關心居民健康“守門人”的那些事兒。 

“雖然我的崗位和身份變了,但總書記的要求、老百姓的期望沒有變,還要推動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改變’醫強防弱’現狀。” 

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都是總書記心頭的“國之大者”。 

四川,告別藤梯的「懸崖村」村民辦起民宿; 寧夏,全國「互聯網+教育」示範區讓更多山區小學有了遠端名師; 山東,中小企業稅收減免利好政策相繼出臺…… 

代表委員的履職故事,見證民主與民生的交融迴響。 

今年春包養節期間,山東省菏澤市曹縣磐石街道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把返鄉村民召集起來,講起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的場景—— 

“村級組織建設得好,村幹部帶領得好,大家才能齊心協力謀發展。” 王銀香把自己當了大半輩子「領頭雁」的心得,激動地講給總書記聽。 

總書記很有感觸地說:「將來即使城鎮化率達到70%,全國仍有4億多人生活在農村…… 戲好要靠唱戲人,人走了、村空了、地閒了,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 ” 

“總書記憂心的,正是我們農村面臨的最大問題。 他是真正在為鄉親們的將來謀劃啊! “王銀香說。 

那次全國兩會後,按照總書記清晰描繪的鄉村振興路線圖,王銀香帶著鄉親們很快讓村裡發生巨變。 

在山東省曹縣五里墩村,王銀香(右)在生態農場里與村民交流(2023年2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2023年,村裡已發展存欄奶牛3萬頭、種植基地5萬畝,年銷售額近6億元。 

“還要在’人’上下功夫。” 連任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王銀香說,「激勵各類包養網人才在農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 

(四)風雨無阻向前進 

爭分奪秒,新春告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鍶原子光晶格鐘成功研製,數十億年誤差不超過一秒。 

這為構建「新一代時間基準」打下基礎,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下一代量子衛星的關鍵科學載荷。 

“去年正式立項,這顆新衛星有望今年完成關鍵技術攻關和工程樣機產出。”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印娟帶領團隊研製的量子糾纏源工程樣機已進入測試階段。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實驗室,印娟(左)和同事在查看實驗數據(2023年7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預計再用三年左右,將去太空開展更多極具挑戰性的實驗研究。” 她說,我們將繼續保持和擴大我國在量子資訊領域的領先優勢,在國際大科學計劃中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強國建設,只爭朝夕。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完成了所有載人飛船和目標飛行器的發射任務,可靠性0.99”——曾長期擔任這一火箭總設計師的全國政協委員容易,可以不假思索地說出這支“神箭”的“成績單”。 

研製進度加快一倍、10多項關鍵技術需要突破。 近年來,容易又擔綱一款新型運載火箭研製工作,繼續“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不容易變成容易”。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多次提到神舟家族,我們的目標就是追求極限安全,保障中國載人航太接力騰飛。” 

哪裡有奮鬥,哪裡就有創造。 

黑土地依舊被冰雪覆蓋,試驗田的“小平房”里卻熱火朝天。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副院長聶守軍和同事進行試驗材料的鑒定、分裝,開始新一年的育種工作。 

選育的新品種同時具備兩個優良性狀的概率只有1.4萬分之一。 這「萬里挑一」的工作,聶守軍幹了近30年,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當地的稻農都喊他“聶水稻”。 

“咬定目標不放鬆,敢闖敢幹加實幹,努力走出一條高品質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點燃了聶守軍和稻農們的新夢想。 

“把鹽鹼地這一後備耕地資源利用起來,種上我們自己的好稻種,把咱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聶守軍滿懷信心地說。 

這個春節假期,山東曲阜三孔景區迎來遊客56.22萬人次,登上社交媒體人氣榜。 從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提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到2023年習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包養代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楊朝明越來越感受到文化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從火爆全網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到剛剛開館的殷墟博物館新館,人們在文旅融合中追尋「詩和遠方」…… 

“什麼樣的社區文化活動您願意帶著家人一起參加?” 通過走訪調研,楊朝明計劃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議,將“講信修睦”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融入基層治理。 

剛開完“村晚”,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岐山村的村禮堂又喧鬧起來。 村民自發組織的「火葫蘆」文藝隊正在為一月一次的「草根秀」排演新節目。 

“鄉親們都想新年討個好彩頭。”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岐山村黨總支書記楊永感到,賈汪區130多個村莊的「文化味兒一年比一年濃」。。 

2017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馬庄村考察時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 

“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讓村民的腰包更鼓、精神更富。” 楊永信心滿滿。 

比的是村風村貌,揚的是文化自信。 

“這輛車的新型門把手是我們團隊試製完成的。” 前段時間,隨習近平總書記「出訪」的紅旗轎車刷屏海內外,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汽研發總院高級技師楊永修把這輛車的照片設為微信頭像。 

楊永修(右)在中國一汽研發總院加工車間內檢查試製零部件的精度(2023年6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一個一個參數試、一錘一錘細細敲,幾十次推倒重來,數控铣床技術終於不再’卡脖子’”。 楊永修說得雲淡風輕,背後卻是十年艱辛。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一汽集團時強調:“一定要把關鍵包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要立這個志向,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 ” 

2023年,中國一汽自主品牌海外銷量、新能源銷量均創歷史新高。 

“前輩改寫了新中國不能造車的歷史,我們這代人要接續創造新的輝煌!” 楊永修說。 

動身赴北京參會前,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墨脫村村民委員會副主任羅布央宗把門巴族服飾疊進行囊,又帶上些白肉枇杷和茶葉等當地特產。 

“應該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美麗的家鄉。” 羅布央宗難忘,2013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同西藏代表團代表交流過程中,問起「現在到墨脫的路通了沒有? ” 

“今年我想向總書記彙報,又一條新路快建成了!” 羅布央宗說。 

“跟著總書記,奔向好日子!” 

羅布央宗的話語,道出億萬人民共同的心聲,彙聚成磅礴力量,澎湃在新時代的春風裡!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