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蒸肉、土豆肉絲、炒白菜、紅燒豆腐、西紅柿雞蛋湯……近段時光,一張張圖文并茂的午餐菜品照片天天按時呈現在忠縣各黌舍的家長群里。
“以前總煩惱娃娃吃欠好,養分跟不上,此刻黌舍把菜品曬出來,天天吃的什么一目了然,我們也安心了。”談到這一新變更,忠州試驗小學三年級八班家長何詩瑜說。
日前,忠縣一切黌舍食堂履行逐日“雙曬”機制:各校設定專人先把食材進庫復秤圖片和午餐菜品圖片上傳到忠縣中小學食堂“晾曬”群,同時由各班主任轉發到班級群,接收縣教委、全部師生、先生家長的監視。
與“雙曬”機制相配套,在忠縣紀委監委的監視領導下,忠縣教委還樹立一系列保證先生餐養分和平安的辦法。縣教委從食材泉源抓起,樹立起陽光采購軌制,在市公共資本買賣中間以公然招招標方法,招定全縣黌舍食堂大批食材供給商,專司全縣中小黌舍大批食材集中采購和同一配送。
若何對獨家運營的中標企業停止有用監視,用好各個黌舍食堂經費,讓先生吃上聚首場地更多價廉質優的安心食物?一方面,忠縣依照“隨行就市、靜態調劑”的準繩,樹立私密空間食材采購價錢靜態調劑機制。另一方面,忠縣創建“社會監視”機制,成立了兩支分辨由先生家長和“兩代表一委員”、消息媒體任務者構成的社會監視步隊。
“我每次往檢討黌舍食堂,都要往翻翻冰柜,看有沒有過時食物,這不只是對本身孩子擔任,更是代表了一切家長。”忠縣忠州中學炊事監視家長委員會成員王定強說。
“我們還開闢了黌舍食堂食材配送‘數智’體系,食材采購下單、收支庫記載、逐日菜品等信息均可一鍵檢查,完成全流程、可溯源監管交通。”忠縣教委相干擔任人伯海紅說,今朝全縣各中小黌舍食交通堂均在陽光下小我空間運轉,先生餐桌上菜品款式越來越多、分量越來越足、滋味也越來越好。
(本報記者王松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