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蜂鳴聲此起彼伏,連排機柜燈光閃動,實時數據聯通東西……在富集的新能源強勁支撐下,一塊塊數據鏈高速運算的賽博“拼圖”,正在西北內陸漸次“點亮”。
在新質生產力培育的大潮中,甘肅、青海、寧夏等西北內陸地區以“東數西算”工程為契機,積極參與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體系,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算”出無限機遇。
“東數西算”賦能千行百業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姜榮興打開電腦上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導入病患CT影像資料后,輕點鼠標,系統瞬間完成初篩——24根肋骨逐一呈現在屏幕上,骨折和疑似骨折的部位一目了然。醫生再對初篩結果作出診斷處理,全程用時不到4分鐘。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使用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閱片(2024年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瑋 攝
“使用傳統人工閱片方式,醫生要對肋骨逐一仔細檢查,不僅耗時費力,也容易漏診。”姜榮興說,采用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后,計算機可以快速精準完成自動篩查,醫生只需要再檢查確認一遍即可,診斷效率大大提高,漏診率也明顯降低。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使用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閱片(2024年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瑋 攝
心臟冠狀動脈檢查、腦卒中檢查、肺結節篩查……這些原本十分復雜、耗時費力的醫療檢查項目,在“數字心”“數字腦”等人工交流智能輔助下,變得更加精確、便捷、高效。
在寧夏希望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區域顯示屏上,一排排密密時租場地麻麻的數據正快速滾動。在這里誕生的“希言”大模型,于今年通過審批備案,與廣大受眾見面。
這個大模型已實現首批15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的全自動化辦理。登錄寧夏政務服務網,進入“AI智能審批助手”界面,輸入想要咨詢辦理的政務服務問題,如“變更藥店藥師信息需要哪些材料”“可以幫我預約明天上午政務大廳的號碼嗎”,用戶都可得到AI的及時反饋。
寧夏希望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李昊說,這款大模型應用可通過引導式問答,精準識別企業、群眾辦事訴求,快速檢索在哪辦、怎么辦、帶什么,做到有問必答、準確有效和通俗易懂,應用前景廣闊。
算力持續廣泛應用,離不開“東數西算”工程建設。
“東數西算”工程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
位于寧夏中衛市的西部云基地(2022年3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2021年5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4部門聯合印發《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東數西算”工程提速。甘肅、寧夏成為樞紐節點,承建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位于寧夏中衛市的西部云基地國家(中衛)數據中心中國聯通數據中心機房(2022年3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在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機柜整齊排列,逾萬架標準機架高效運行。智慧屏不斷閃爍,數據實時更新,這里的算力服務陸續輸往長三角和京津冀等地……慶陽數據中心集群正以算力需求為驅動,加快建園區、落項目、擴算力、聚集群、促融合。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工作人員在機柜旁作業(2024年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軍 攝
一秒鐘內,上海的海量數據可抵達黃土高原,完成復雜分析運算;一秒鐘內,廣東的創意設計團隊利用慶陽的算力資源,能極速完成渲染超精細的3D模型。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樞紐資源調度區(2024年9月12日攝)。新華社發
慶陽市“東數西算”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董宗謀說,當地基礎算力已可支撐AI超級應用的模型訓練及推理,自動駕駛、智能數字設計與建造、語音識別等應用場景未來將被輕松駕馭。
綠色能源漸成算力發展強勁支撐
數字見證經濟的底座是算力,算力的盡頭是電力。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毛錦凰表示,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高速發展和全社會數據總量爆發式增長,數據存儲、計算、傳輸和應用的需求將大幅提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數據中心的電力成本占其運營總成本的60%至70%。國家發展改革委2021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數據中心年用電量已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左右,且數據量仍在快速增長。中金公司研報顯示,預計2025年我國數據中心耗電量將超過4000億千瓦時。
算力用電量如此巨大,不僅需要富集的能源做后盾,更需要做好節能減排、降低能耗,探索一套綠色發展之路。
我國東中部地區能耗指標緊張、電力成本高,難以支撐大規模數據中心建設。而西部地區不僅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可再生能源也十分豐富,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巨大。在此背景下,“東數西算”產業布局快速形成,綠色電力正加速轉化為綠色算力。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毛井鎮風光發電場(2024年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軍 攝
這幾年,甘肅慶陽以“油煤氣風光電火儲氫”多能互補能源格局,吸引了一大批與清潔能源、數字經濟領域緊密結合的企業落地。環縣的華能翼珍C2風光綜合電站,規劃總裝機600萬千瓦,目前已投產100萬千瓦風光項目,并在去年底并網發電。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毛井鎮風光發電場(2024年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軍 攝
“慶陽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直線距離均在2000公里以內,這里獨特區位優勢和豐富資源保障,是支持慶陽高質量滿足東部算力需求的關鍵。”慶陽市數據局副局長米世濤說。
在青海,戈壁灘變身“光伏海”,清潔能源與綠色算力融合發展的新賽道正加快形成。在寧夏,中衛市建設的2吉瓦綠電園區,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可建成投用,屆時可通過綠電直供等方式滿足數據中心綠色能源保障需求。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光伏(光熱)產業園的光熱電站(2024年4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綠色理念,不僅體現在算力的前端供能,也貫穿于數據中心集群運行的全過程之中。在慶陽數據中心集群,數據中心產生的能量沒有一排了之,而是精打細算地用于回收利用:熱能用于城市居民用熱,冷能則被輸送到冷庫,用于蘋果等農副產品貯存。
走進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一塊巨大的顯示屏顯示實時數字,精準記錄著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這里可對中心使用的清潔能源進行溯會議室出租源。
青海氣候冷涼,這里的數據中心采用冷凍水加間接蒸發冷卻的技術后,機房一年里有314天可不開啟空調壓縮機,能耗顯著下降。到了冬天,系統可將機房內的熱量進時租行余熱回收,為辦公室及走廊供暖。據介紹,該數據中心已實現“零碳”目標,年減碳量30萬噸,而數據中心能源效率指標(PUE)已降至1.2以下,距離“1”的理想水平越來越近。
算力釋放吸引產業聚鏈成群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算力發展指數白皮書(2023年)》顯示,我國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近5年年均增速近30%。而算力每投入1元錢,就將帶動3至4元的GDP增長。
產業鏈條不斷拓展,發展動能持續增強,我國算力產業正邁向高質量發展。算力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融合應用正在西部地區加速涌現。
毛錦凰認為,隨著算力加速向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各行業各領域滲透,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應用、新業態和新產業鏈正迸發出蓬勃生機,推動甘青寧在數字領域新賽道上奮力奔跑。
在甘肅、寧夏等地,算力產業正逐步由傳統的儲存、聚集向大規模計算和應用轉型。“算力作為AI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西北地區如甘肅等地,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加快構建算力基礎設施體系,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說。
在甘肅慶陽,依托強大算力帶動,一批中下游企業形成集群。慶陽市正寧縣引進中鈉儲能石墨烯鈉離子固態電池生產線。近期,企業又決定追加投資建設共享儲能電站,為時租空間“東數西算”產業園區企業電力平穩運行保駕護航。
“這條生產線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以上,利稅8000萬元以上,解決就業1000余人。”正寧縣商務局負責人鞏曉爭說,此類高科技企業落地不僅會助推當地新型工業化,還將幫助隴東革命老區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這樣的帶動效應在慶陽比比皆是。華為渲染云提供超3萬核的云渲染算力,實現“萬核渲一圖”,有效助推了西北地區渲染產業發展;阿里農業云建設的釘釘數字小鎮和甘肅農業產業云,大大促進了農業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和鄉村治理及服務數字化發展……
從“西電東送”到“東數西算”,綠色私密空間能源連接東西,帶動數據跨越千山萬水,也讓廣袤的甘青寧大地高質量發展更有勝“算”。
文字記者:程楠、梁軍、任瑋、解統強、王金金
視頻記者:解統強、杜笑微、梁軍、盧鷹
海報設計:謝悅
統籌:劉心惠、韓芳、李逾男、肖磊濤
發佈留言